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和近年來全球疫情,讓移動辦公、遠程辦公成了常態化需求,在不同人員運用不同設備在不同地點混合辦公的場景下,如何保障企業業務系統訪問的安全性和流暢度,實現企業內部敏感數據落地閉環管理?
當前,某股份制商業銀行使用的SSL VPN系統已進入軟件生命末期,且不支持國密改造,對國產桌面操作系統不適配。
其次,產品整體安全性低。SSL VPN網關對外暴露訪問入口,非管控設備和行外人員均可訪問,存在被外部探測攻擊風險;VPN代理終端全流量,設備一旦入網,惡意軟件即可對網內系統進行內網掃描、探測、攻擊等;VPN客戶端無法對終端環境進行動態檢測,對終端數據無防護能力。
用戶體驗欠佳。SSL VPN賬號結合密碼及短信驗證碼的身份認證流程顯得繁瑣復雜;其次,內外網的接入認證管理方式不統一,增加管理復雜度;更令人困擾的是,由于行內應用眾多,卻缺乏一個統一的訪問入口,導致用戶在訪問多個系統時需要反復登錄不同賬號,極為不便;加之VPN系統時常出現異常掉線的情況,嚴重影響了用戶的辦公效率和體驗。
系統運維復雜。VPN一體機形態,多套設備疊加部署在不同數據中心入口,無法構建統一接入平臺對所有VPN設備進行統一管理;終端多客戶端運行,占用過多設備性能,軟件沖突問題增加運維壓力。
該銀行亟需新的網絡安全模型應對日益復雜的網絡環境和混合辦公需求,實現內外網一致的安全與體驗,保障安全合規,保護敏感數據,助力業務發展。為有效解決問題,該行采用了聯軟全網零信任解決方案,以“永不信任,始終驗證”為核心,構建了全新的網絡安全架構。方案融合了SDP軟件定義邊界、EPP端點安全和數據安全等功能,通過一體化客戶端,實現網絡和業務應用的統一接入和訪問。

▲該銀行全網零信任系統部署架構
該方案的一大亮點在于其自動感知位置觸發認證流程的機制。當用戶發起接入請求時,一體化客戶端自動判斷終端所處環境,在行內則發起802.1x接入認證,在行外則發起SDP接入認證。認證流程結合終端安全檢查,實現信任等級評估,獲取網絡和業務應用動態訪問權限。這種智能化的認證方式,讓員工無需手動切換網絡環境,實現了內外網的無縫銜接,極大提升了混合辦公場景下的業務效率。該行全網零信任方案采用多重安全技術,例如終端環境感知、細粒度訪問控制、動態授權、SPA單包認證、終端防泄密和數字水印等,全方位保障網絡和數據安全。SPA單包認證技術實現了網絡及資源的“真隱身”,最大程度減少企業網絡暴露面。應用級的安全加密傳輸隧道,國密算法加密,確保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持續的環境感知和動態授權機制,確保只有符合安全策略的設備和用戶才能訪問企業資源。安全沙箱、終端DLP數據防泄露、通道審計管控和水印等技術,則為企業數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安全防護。新的零信任安全體系不僅提升了安全性,也顯著改善了用戶體驗。統一的訪問入口和簡化的認證流程,讓員工告別繁瑣的登錄操作。同時,系統還提供了行內掃碼和短信兩種便捷的認證方式,進一步提升了用戶體驗。此外,該方案還簡化了運維管理,策略統一配置下發,大大降低了IT部門的運維壓力。
▲項目建設完成后,整體接入效果圖
方案從可信身份、可信終端、可信接入、可信應用、可信數據等多方面實現全網零信任體系的落地。項目建設完成后,達成了無邊界管理、零暴露面、應用隧道加密、多因素認證、終端環境感知、數據保護、精細化權限管理等多重安全目標以及對傳統設備和信創設備的統一管理,有效提升了銀行辦公效率和安全性,為銀行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堅實的安全保障。